酒企停貨潮背后 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 |
發布者:宿遷市洋河鎮古釀酒業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:2025/4/9 11:06:28 點擊次數:39 關閉 |
酒企通過控制市場投放量將有效緩解供需矛盾,避免價格的大幅波動,這種自我調整有利于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。“白酒行業正步入新一輪的調整轉型,其間產能的持續增長與市場需求放緩之間的沖突愈發顯著,已成為行業亟待破解的核心難題。今年白酒行業的競爭格局將更加白熱化,品牌間的較量將更為激烈。”白酒行業分析師胡寶利分析。 01 庫存壓力大
每年年初是酒企停貨的高峰期,其主要通過這種方式對產品進行提價,同時促進經銷商提前打款拿貨,最終實現一季度業績的“開門紅”。但隨著白酒進入深度調整期,在渠道庫存過高以及產品價格節節走低等影響下,今年初至今的白酒停貨給市場傳遞出與過往不一樣的信號,其中控量保價成為市場主流趨勢。
“每個月酒企都會壓任務,資金壓力很大,為了回籠資金只能低價促銷。”康明澤告訴經濟導報記者,現在白酒生意很不好做,同行都積壓了大量庫存,占用資金很大,一些白酒品牌的價格倒掛嚴重。
酒企“穩”字當頭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近期發布的2025年酒業市場走向預測,自2025年開始,茅臺、五糧液等高端白酒品牌選擇了更為謹慎的市場策略,這背后反映出酒企對市場規律的深刻理解。 酒企停貨的原因其實并不難理解。在庫存壓力下,市場價格承壓,通過停貨減少市場供應不僅可以緩解庫存壓力、穩定產品價格,還能夠將供過于求的局面調整為供不應求,從而維護品牌,尤其是高端品牌的形象。“這種自我調整,實際上是在為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打基礎,有利于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。” 從上市公司年報中也可以看出,酒企庫存壓力也很大。截至3月5日,A股市場上已有9家白酒上市公司公布了2024年的業績預告,在這9家公司中,以歸母凈利潤增速的中位數來衡量,平均下滑幅度達到了55%,其中有5家企業的利潤出現了下滑。 而從上市酒企2024年三季報看,20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的存貨總和為1363.54億元,較去年同期增長12%。其中,存貨金額超百億元的有5家酒企,最高的是貴州茅臺,存貨金額為482.25億元,其余4家的存貨金額都不到200億元。20家白酒企業的存貨周轉天數平均高達867.85天,其中7家超過1000天,占比35%。這表明終端銷售面臨較大壓力,庫存消化速度緩慢。 面對行業壓力,各大白酒企業紛紛調整發展策略,平衡“供需”關系成行業共識。茅臺方面強調通過強化渠道協同、增強消費觸達來解決好“供需適配”問題;五糧液采取“減量+直配”組合拳,以解決量價關系;瀘州老窖則從渠道思維轉向消費者思維,注重品牌塑造和消費者培育,而非單純的渠道壓貨;釣魚臺提出調控市場存量,以穩定價格體系。 白酒行業正步入新一輪的調整轉型階段,供需矛盾愈發顯著,今年白酒行業的競爭格局將更加白熱化,品牌間的較量將更為激烈。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,唯有那些能夠敏銳捕捉市場變化、持續推動創新的企業,才有望實現穩健發展。 白酒停貨治標不治本 停貨潮是行業調整期的“鎮痛劑”,但白酒企業需跳出“控量—壓貨”循環,轉向以消費者為中心的長期價值創造。通過產品創新匹配分層需求、數字化重構渠道效率、場景化激活消費體驗,才能在存量競爭中實現可持續增長。未來行業分化將進一步加劇,唯有兼具品牌勢能、數字化能力和用戶運營思維的企業,方能引領新一輪周期。還應加速產品結構優化、渠道模式創新和消費場景拓展,從“廠商博弈”轉向“消費者價值創造”,才能真正實現從“周期波動”到“穩健增長”的跨越。
|
|